以去年我市发出《关于创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五好社区”的通知》为标志,我市率先在全省开展“五好社区”创建行动,并成功创建20个,数量占总数近三成。该通知要求以“五好社区”创建为总抓手,用3年时间将全市68个集中安置小区全部创建为“产业带动好、就业帮扶好、公共服务好、精神状态好、融入环境好”的社区。“五好社区”创建给搬迁群众吃下“定心丸”。2021年全市搬迁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万元,同比增长12.65%。该项工作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

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走深走实,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市决策者“时时放心不下”和始终坚守的“国之大者”。

为此,市里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易地搬迁后续就业工作的意见》《忻州市2022年巩固提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社区治理专项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将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乡村振兴督导组督导重点,高位推动,强化落实。

统计显示,近年来,我市14个县(市、区)共建设68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其中县城集中安置区44个、农村集中安置区24个。易地搬迁共安置34471户84515人,其中整村搬迁810个村,集中安置25868户68137人。

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任接着一任干。我市坚持把深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举措,全面实化后扶标准,推进“五好社区”创建活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重转型提效能,产业带动好。兴产业是保障搬迁群众稳定增收的根本之策。结合杂粮食品、肉制品、中药材、饮品、酿品、保健食品6大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重点培育农副产品加工业、家庭手工业、电商、乡村物流、家政服务业等适合搬迁群众发展的产业,完善“县有园区、乡有车间、村有工坊”的新型产业扶贫格局,配套建成扶持车间 54个、工业园区13个、农牧业产业基地或园区13个、商贸物流园区4个、冷链仓储基地2个、旅游产业发展项目4个、以工代赈项目8个,吸纳带动易地搬迁人口就业4547人。

增技能搭平台,就业帮扶好。促就业是搬迁群众安身安心的“定心丸”。为此,我市全面深化“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提高搬迁群众技能证、资格证、等级证的覆盖率,在每个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建立就业服务工作站,搭建企业和务工者供需平台。截至目前,全市有劳动能力的搬迁家庭18570户、搬迁脱贫人口33754人,组织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3115人,安置就业29572人,实现了有劳动能力的搬迁家庭户均1.59人就业。

抓配套强基础,公共服务好。完善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是搬迁群众安居乐业的重中之重。全市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五有”目标,推进“两基”配套建设,在68个集中安置点建成幼儿园49个、小学49个、初中45个、卫生室(站)62个、室外活动场地81个、室内活动场所63个、农贸市场42个、养老服务中心(站)等设施32个、红白理事场所30个。此外,安置点自来水普及率、医疗卫生服务设施覆盖率、搬迁家庭子女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搬迁家庭子女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均达到100%。

重引导转观念,精神状态好。搬迁群众的精神状态是安置区工作好坏的“晴雨表”。借助“爱心超市”“红黑榜”等平台,深入开展文明户、卫生户、脱贫典型等各类评比,强化模范引领,教育引导群众,形成感恩党、感恩社会、奋发有为的好氛围。全市易地搬迁人口中共有脱贫不稳定户970人、边缘易致贫户349人、突发严重困难户323人,针对性帮扶措施全部落实。

建机制促服务,融入环境好。群众满意度是检验安置区规范完善与否的重要标志。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居委会为主体、群团自治组织为辅助、物业管理为补充的社区组织管理服务架构。选优配强安置社区“两委”班子、居(村)民小组负责人,选派好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持续做好安置社区日常工作,形成扁平化、网格化的管理格局,实现安置区共治、共享、共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