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4月2—3日,忻州市普降中到大雨,全市平均降水量27.9毫米。一场春雨是滋润万物的清露,是启发诗人的意境,也是气象人能战能胜、愈战愈勇的故事。

消息树:精准预报做足提前量

每一次天气过程对于经济社会发展都有不一般的意义,每一次天气过程都牵动着气象人的神经。3月以来,全市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居高不下,一场甘霖成为全市各界共同的期盼。3月31日,忻州市气象局经过会商研判分析,欣喜得出“4月2—3日,全市将迎来一场大范围降水天气过程”的预报结论。经反复确定,发布重要气象信息,迅速报市委市政府领导,并通过气象手机短信、气象新媒体等多种方式向社会广泛发布。落实市领导的指示批示,忻州市气象局一方面密切监视天气过程发展演变,另一方面立即部署转折性天气人工增雨和气象服务工作。

集结号:周密部署发出动员令

把握此次天气过程的利好方面和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忻州市气象局结合当前全市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对人工增雨和气象服务进行了周密部署。一是3月31日发出通知,要求市、县气象部门高度重视此次降水过程人工影响天气和气象服务工作,落实属地责任、主体责任,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作业,增加有效降水,争取良好效果;二是4月1日全省人工影响天气专题会商后,制定联合增雨作业方案,对全市人工增雨作业力量进行了详细安排,决定开展全市人工增雨地空联合作业;三是绘制了联合增雨指挥图,详细标注了7个联合人工增雨作业点和作业力量的驰援方向,确保人工增雨过程顺利进行。

生力军:锻造能战能胜的气象尖兵

4月2日10时起,各作业单位在预定作业点迅速集结,增雨力量陆续部署到位,忻州市气象台逐小时在指挥群里更新忻府区X波段雷达、五寨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资料。13时许,河曲县率先具备作业条件,南瓜窊作业点打出本轮人工增雨作业第一箭。随着天气过程发展,偏关、宁武、保德等县相继作业,同时协调省局增雨飞机在忻州上空飞行3架次,开展长达5.5小时的空中作业。地面作业中,共发射增雨火箭弹244枚,燃烧碘化银焰条66根,增雨效果显著。作业过程中,市局党组书记、局长栗永忠高质量落实主要负责人叫应和汇报责任,确保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第一时间掌握情况。联合增雨作业得到市领导高度肯定,气象保障服务地方重点工作再建新功,全市气象工作者在实战中不断炼就过硬本领,锻造出一支能战能胜的气象尖兵。

组合拳:跟进服务做实工作成果

4月3日上午8时,最新监测数据甫一传回,栗永忠局长便在市气象台指导气象服务产品制作发布工作。紧接着,《重要气象报告卡》《雨(雪)情信息》《人工影响天气简报》先后制作完成,分类呈送决策服务对象,并向社会发布。因部分台站达到大雨量级,忻州市气象局对旱涝急转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防范建议,同时针对春季严峻的护林防火形势,提醒有关地区和单位保持警惕,继续压实森林草原防灭火责任。“气象+”赋能“特”“优”农业生产,是近几年忻州市气象局重点工作之一。考虑到降水过后可能出现的低温、寒潮、霜冻,特别提醒经济林果种植户和设施农业主体,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农业气象灾害。

本次降水极大地缓解了春季旱情,有效降低了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提升了全市空气质量。全市气象部门在此次降水过程中高水平开展“主动、互动、联动”,在气象高质量发展的篇章里留下值得铭记的故事,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